液下泵密封空气的使用改造2台液下泵投入运行后,从根本上解决了包装效率低的实际问题,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运行半年后,在对该设备正常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液下泵密封箱内积存大量液体残留物,而且动、静密封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甩液盘存在严重腐蚀,泵轴有轻微腐蚀,因怀疑设备选用材质存在问题,于是联系供货厂家来人到厂分析处理。
经现场分析确认,液下泵采用的密封空气存在质量问题,空气含水超标,且含有杂质。于是根据厂家要求对密封空气系统进行改造,重新从车间引入一根空气管线作为液下泵的密封气。
经过试用,效果非常明显,再也没有出现过腐蚀密封箱和泵轴的情况。所以液0氯液下泵的使用,密封空气的质量相当重要。机械密封是由一个装在转轴上的动环和另一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所构成。液下泵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液0氯中间槽液位不准超过中间槽容积的80 ,不得低于中间槽容积的20 ,保持液位在高于液下泵叶轮液位下使泵运行,防止因液位过低使泵产生气蚀或空转,造成泵叶轮或密封损坏。
绝0对禁止中间槽内液体打空。泵启动前必须放空紧急密封氮气并进行盘车,若盘车不动,能启动泵,否则会造成泵电机或密封损坏。密封空气压力应控制稳定,并在规定值以内。禁止先开阀门再开泵和先停泵后关阀门。
液下泵的运行状况和空气密封气的压力稳定情况,通过调整无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气水分离器底部阀门使气压控制在稳定值以内;同时每班定期开启阀门,排放分离器可能存在的积水。液下泵操作和巡检人员要和密封空气输送单位做好协调工作,保证液下泵空气供应稳定。若遇供气单位停空气,则立即按停泵程序进行液下泵停泵操作,待泵完全停止后再开启氮气进行紧急密封。以防止杂质进入中间槽而影响泵的运转。因而,这种有底轴承构造的液下泵检修频繁,合理的构造是采取悬臂式构造。具体做法为:开启旁通阀门,关闭过滤器进出口两端的阀门,开启过滤器上部的抽空管阀门,待确认过滤器内无大量氯0气积存后卸开过滤器两端法兰,把过滤器芯拿出来清理,并进行干燥。
运转编辑编辑
传统液下泵
1、注意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度但不应大于75度。
2、油杯内应注满钙基黄油,保证轴承能正常润滑。
3、泵在工作个月内,或运转100小时后,应更换电机支承油杯内的黄油,以后每工作2000小时后更换一次。
4、定期检查弹性联轴器,注意电机轴承温升。
5、动转过程中,如发现噪声或不寻常的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6、泵每工作2000小时应进行周期检查,叶轮、泵体(或泵盖)之间间隙的摩损不能过大,间隙的值不得超过1.5毫米,如超过可更换叶轮或前盖。
7、泵工作6小时时,应检查机封,根据磨损程度予以检修或更换,否则将导致泵轴及轴承的损坏。
新型液下泵
因其电机为屏蔽电机,电机和泵轮为一同潜在液面下,所以其设计上是免维护的。
一.紧定式液下泵
紧定式液下泵通常用于低压直通管道,密封性能完全取决于塞子和塞体之间的吻合度好坏,其密封面的压紧是依靠拧紧下部的螺母来实现的。一般用于PN≤0.6Mpa。
二、填料式液下泵。
填料式液下泵是通过压紧填料来实现塞子和塞体密封的。由于有填料,因此密封性能较好。通常这种液下泵有填料压盖,塞子不用伸出阀体,因而减少了一个工作介质的泄漏途径。这种液下泵大量用于PN≤1Mpa的压力,
三、自封式液下泵
自封式液下泵是通过介质本身的压力来实现塞子和塞体之间的压紧密封的。塞子的小头向上伸出体外,介质通过进口处的小孔进入塞子大头,将塞子向上压紧,此种结构一般用于空气介质。
四、油封式液下泵
近年来液下泵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带有强制润滑的油封式液下泵。由于强制润滑使塞子和塞体的密封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密封性能更好,开闭省力,防止密封面受到损伤。